
好的亲子关系,交流尤为重要(亲子关系更亲密)

打造亲密的亲子关系
作为六零后的我从小就生活在爸爸妈妈,特别是爸爸的重压之下,只有被训斥和乖乖听命的份,根本谈不上交流。自己做了爸爸将来,最大的愿望和唯一的家教理念就是要跟儿子交朋友,决不可以让自己遭到的伤害在儿子身上重复一次。

亲子关系的重要程度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个中年爸爸妈妈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个父母都要好努力,尤其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父母的职责。

交流的重要程度
一晃孩子快三十岁了,目前大家的关系很亲密,基本达到了无话不谈,说起来就打不住的程度。我在为此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在不断总结。归根结底我觉得顺畅的交流是成功的重点,当然,交流权利的丧失也意味着亲子关系的失败。

破坏交流的症结
先说说破坏交流的症结在所吧。孩子小的时候交流没有什么困难,这个大伙都了解。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有我们的思想,形成个性,这个时期父母一般还以对待那个乖孩子的想法跟孩子交流,当发现孩子不那样乖啦,不再百依百顺了,便发脾气,并使出强制方法,虽然能得逞,但失效率也愈加高。问题就出在孩子长大了,而父母却还停留在过去。从这里开始,亲子关系开始渐行渐远。

解决交流问题的办法
孩子进入高中或大学将来,关注点会发生根本变化,开始对常识尤其是我们的专业范围常识,或者社会,政治,生活乃至哲学等范围倾斜,而对吃穿等平时琐事越发提不起兴趣。可是父母此时对孩子的关注点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回避的方法对待,表现得漠不关心,还是见面就问吃的穿的,只有冷不冷热不热等话题,孩子当然不胜其烦,于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总是不欢而散,父母开始愈加没自信。
那样如何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呢?我的经验是,第一同意孩子长大了的事实,渐渐把他当成大人对待,渐渐拿出跟朋友相处的态度,平等相处,对等交流,真诚面对。如此才能跟上孩子长大的步伐,为将来跟一个成年人相处打下好的基础。第二是跟随孩子的兴趣,强制自己不断学习,不要由于不懂就拒绝跟孩子交流他有兴趣的话题。可以想见,一旦触动孩子的兴趣点,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反之如果一直拧巴着,当然道不同不相为谋啦。久而久之,话题愈加少,交流愈加难,甚至彼此开始感觉陌生。如此的亲子关系即使是失败了,一旦出现绕不过去的实质性问题,譬如就业,婚恋,钱财等分歧,比较容易上升为矛盾。这个时候父母会非常痛苦,非常困惑,搞不懂为何会是如此。其实冰冻三尺非1日之寒,病根出在十几年前,而作为主动一方的父母在无声无息中丧失了主动权,被孩子远远甩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