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独生子女的下一代家庭教育

   日期:2025-06-30     来源:www.sceiwc.com    浏览:311    
文章简介:外企高管李先生是个工作狂,同为八零后独生子女的太太经营着一家美容会所,作息时间也不固定。他们的女儿甜甜从出生起就一直放在外婆外公家,现在已经4岁。

外企高管李先生是个工作狂,同为八零后独生子女的太太经营着一家美容会所,作息时间也不固定。他们的女儿甜甜从出生起就一直放在外婆外公家,现在已经4岁。甜甜妈一般一个星期回去看一次孩子,而李先生由于频繁出差,常常是一个月才能见上孩子一面。

现在,生活步伐加快、工作重压大,不少像甜甜父母如此的独一代父母选择把独二代交给我们的爸爸妈妈照顾。最近天津的一项独二代婴幼儿教育近况大型调查显示,有60%的独二代被独一代全托在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家,周末才被带回家和爸爸妈妈团聚。

隔代教育为数海量

据一项国内的调查显示:在北京,有70%的孩子同意隔代教育;而上海,现在0~6岁孩子中有88.9%由祖辈教养;广州同意隔代教育的孩子也已占到总数的一半。

城市隔代教养比率不断攀升,和近年来城市家庭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现象有关。伴随70后、八零后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他们已成为国内第一代独生爸爸妈妈,家庭教育也随之进入独二代年代。在两代独生子女家庭里,第一代独生子女多数没吃过什么苦,生活经验不足,缺少照料别人经验,孩子降生后不知所措;而4-2-1的家庭模式也使得老人愈加珍惜孙子孙女,加之他们有比较多的空闲时间,非常自然地将照顾这唯一的期望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习惯性地包揽了本该由年轻爸爸妈妈承担的所有,这也从客观上促成了一些终日忙碌的独一代对我们的孩子大撒把,最后将养育下一代的重任转嫁给了祖辈。

爸爸妈妈放下孩子问题多

不能否认,老人对孙辈的隔代教育具备不少正面的影响:祖辈父母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悉心照顾孩子;而且,因为他们历程和经验丰富、生活重压比青年小、心理会更放松,心态也就更平和一些,对孩子自然更有耐心,想倾听孩子、与孩子交流,一块推荐生活与成长中的快乐。

然而,与爸爸妈妈的亲子教育相比,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法、常识结构、教育方法等与现代社会多少地会有差别,对独二代的教育不可防止地会存在一些弊病

重养轻教孩子任性

在独二代面前,不少老人、包含一些有常识有文化的老人也都没了原则,有求必应,每件事迁就,重养轻教、甚至是有爱无教,忽视能力培养和习惯培养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教育方法上,老人对孩子的各种需要一般采取简单的直接满足的方法,忽略引导孩子探索、学习和经受训练,孩子的户外活动和同伴交往也比较少。在这种过分娇纵、袒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任性、自私、孤僻、任性妄为的性格特点。这事实上给孩子埋下了诱发心理疾病的隐患,对其健康成长不利。

独二代疏远独一代

不少独一代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他们总是在孩子上学后,有意识地花些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但,因为学龄前的六七年时间,他们极少和孩子在一块,错失了与孩子交流交流的最好期。孩子的情感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他们从感情上不想接纳爸爸妈妈、当然也就不可以同意爸爸妈妈对自己已培养的某些习惯的改变,特别不可以接纳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批评,稍不如意孩子就大发雷霆或顶撞爸爸妈妈,两代人的战争逐步升级,有些还会上升为肢体冲突,闹得一家人都不开心。

独一代和子女的冲突或疏离在独二代家庭中并不少见,被娇惯了的孩子非但不听从爸爸妈妈的管教,甚至会觉得爸爸妈妈不如祖辈对自己好,对爸爸妈妈反而感情冷漠,其结果是独一代管不了独二代的尴尬局面总是令亲子之间关系紧张。

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矛盾

母亲需要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孩子还没有动手,奶奶先代劳了这是不少独二代家庭中常常出现的场面。当不少独一代参与教育独二代时,却发现祖辈父母对孙辈教养的主导态度是疼孩子,而不是管孩子,其教养方法缺少理性;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与老人的是对立的,老人或因不理解,或出于对孩子的爱而瓦解孩子爸爸妈妈的教育成就,致使两代人之间的矛盾。

从孩子的角度看,孩子处于一种典型的多头领导状况即被爷爷奶奶管、又被父母管,但却没统一的管理模式,没统一的教养规范,这种多头领导常常会将幼小的孩子置于一种混乱的状况中,容易使孩子形成多重性格。

事实上,独生爸爸妈妈一方面依靠于老人照顾我们的独二代,其次,又对隔代养育的成效不认可。这是一种非常无奈的局面。

独一代应担当起婴幼儿教育主角

有教育专家称,隔代教育正造就很多城市留守儿童,独二代看上去正享受着4+2的更多人疼爱,其实因为爸爸妈妈最直接养育和教育的降低、隔代推广托管教育的增多,独二代恐将比独一代更独。因此,即使独一代再忙,也要担当起婴幼儿教育的主角。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专家鲁杰觉得,在教育孩子上两代人出现分歧,年轻爸爸妈妈应该抓住老人爱孩子、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这个契机,以主动的、积极的态度改变近况。她说,年轻的爸爸妈妈有义务把科学的教育理念普及给孩子身边所有些人,尤其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老人。激活孩子自立自理的主动性、激活祖爸爸妈妈对教育的热情和他们潜在的教育资源。在这方面青年要花点心思,譬如可以先说通家的一位老人,借助了老人和老人更容易达成协议的特征,为传递我们的看法找到了一个桥梁。

鲁杰觉得,隔代教育既然不可防止,最好的方法就是扬长避短。年轻爸爸妈妈应在解决两代人的婴幼儿教育冲突方面唱主角,孩子是我们的,教育孩子理应是我们的责任。年轻的父母在学习做爸爸妈妈方面要奋斗不息,学会新东西;通过看书、上网、到父母学校学习、和家人交流等方法,真的理解孩子、理解老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让老人心甘情愿折服地同意我们的看法。这样,在孩子面前全家人就不难发出同一种声音了。她说,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参与得越多,就越容易遥控祖爸爸妈妈,老人也就越能无怨无悔地配合青年,对孩子推行合作教育。

同时,作为聪明的祖辈,应该帮助打造和维护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与爸爸妈妈之间多交流、多交流。聪明的祖辈应多提醒子女,多长时间没带孩子出去玩了,多长时间没跟孩子谈过心了,督促子女常跟孩子互动。祖辈自己也应不断学习,知道孩子在各时期的进步特征和客观规律,知道孩子在每个时期的不同特征,需要父母重点关注那几个方面。如2~4岁,父母应关注孩子的智商开发、学习兴趣、动手工脑、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
5~6岁幼小衔接阶段,父母应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学习力和伙伴交往,7~10岁,学习生涯开始阶段,父母可关注孩子各方面的进步兴趣,培养专长,个性健康进步,为智商飞跃作筹备等。

爸爸妈妈的亲子教育好比母乳喂养,祖辈教育则是辅助的人工喂养。祖辈在对第三代养育中合理定位,当好称职的配角,很好位、不越位,擅用其长,以避其短,将两代人的两种教育优势互补,才能使孩子受益。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