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放暑假在即,未雨绸缪的父母已开始忙着为孩子找家教。记者从武汉易教网家教机构获悉,现在的父母对面试家教的大学生需要愈加多,包含“要有人格魔力、外形俊朗”等等,而大学生也不能不同意愈加多的考察,不但陪玩陪聊,甚至还要充当父母的情感卧底。
父母:选家教标准水涨船高
日前,家住洪山区的陈女性向记者求助说,她想给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找个暑假假期家教,可两个多月里,她试用了十几名大学生家教,却未能如愿,眼看暑假就马上就到了,她焦心不已。
陈女性说,她需要家教除去能教儿子学习,还要能陪儿子打篮球、踢球,非常重要的是要有经验和亲和力。来应征的大学生中,有些文化课教得很好,却不会打球,孩子不喜欢;有些和孩子能玩到一块,她又感觉玩得有的过头。
原本有个大学生小赵,她一直感觉很好。可上周末,小赵在学习时间携带儿子上网。尽管小赵事后讲解说是为了查学习材料,但陈女性坚持将小赵辞退了。“他公然违反了我定的不准在学习时上网的规矩。”陈女性说。“你不感觉找不到家教是由于你的需要太苛刻了吗?”面对记者的质疑,陈女性有的无奈:“我原本也没这么多需要,只须能给孩子补习一下学习就好。可是一打听才发现,别的父母比我的需要还要高,我也就只能跟着‘水涨船高’了”。
家教:良师益友还兼卧底
记者昨日登录了武汉家教信息网站,发现陈女性所言非虚。
除去“有经验、有责任心”的基本需要外,几乎每名父母对家教老师都有附加需要。有父母需要大学生除去学习成绩好,还要有体育或是艺术方面的专长,有父母需要大学生“外形阳光,学习的时候是老师,聊天的时候是朋友”,有些父母需要语文老师“要有人格魔力,能吸引住孩子,让孩子崇拜;口才好,文笔好,外表帅”。更有甚者,需要家教老师会开车,能接孩子上学放学。
记者昨日就此采访了几名有多年家教经验的大学生。女孩小王坦言,目前的父母不但需要苛刻,实质需要总是更高,当然报酬也要比普通的家教略高。一次,她同一名父母签约时,父母还需要她把在校期间所获得的证书都携带,以证实她“人品好”。一名姓刘的男孩则说,他去年暑假曾给一名高中二年级的男孩当家教。除去学习,孩子的母亲还给他安排了私活——期望他能获得儿子的信赖,探听他有无小孩子早恋倾向。“我隔段时间就要给父母汇报,感觉自己都不是家教了,简直成了‘卧底’。”小刘哭笑不能地说,他觉得父母将原本应该自己履行的教育义务转嫁到了他们这类大学生家教身上。
专家:家教成“卧底”是父母的无奈
湖北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严梅福表示,父母爱子心切,无可厚非,提再多再高再怪的需要,核心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能愈加出色。而请大学生充当“情感卧底”,则显出很多父母的无奈。
他说,由于“代际差距”,很多孩子和父母没办法交流,尤其是一些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正处在“第二次断奶期”,有些甚至和爸爸妈妈处于对立状况,父母非常担忧孩子出问题。而大学生和学生年龄差距较小,常识水平和素质都较高,父母就自然产生了请他们充当“卧底”的强烈心理需要。
他还觉得,家教的意思多年来一直存在误读。家庭教师虽然不是专业的教师,但除去教学上的功能,也还有在孩子德育心理方面的引导责任。他感觉,只须是按劳付酬,父母的需要都是无可厚非的。当然,这也需要大学生家教提升自己的素质。
对于父母提出的外貌需要,严梅福也指出“以貌取人”不妥,还是要以学生的能力为主要标准。